北京2020年11月27日 /新闻稿网 - Xinwengao.com/ —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个经济体之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
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凸显,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寻求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020年1月1日,由国务院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纷纷出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营商环境条例。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11月26日,在环球网参与主办的“2020环球趋势大会”上,30余位发言嘉宾围绕中国地方政府、企业、投资者如何应对国际格局变化,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做好“十四五”开局,聚焦自身发展方向,从以下四个纬度来解读这次内容。
布局:产业链为什么是重中之重?
在招商引资中,人们多钟情于大企业,希望“引一企、活全局”,触发“鲇鱼效应”,激活整个产业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完整的产业链,关乎吸引力、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想要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进化,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营商环境要有大幅度的提升。
从学术的角度出发,刘元春分析指出,要想实施以“国际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进行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高级化的变化,要在政府改革上做足文章,要真正将五中全会所给出的“建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为关键点深化改革、全面突破,使各个地方从传统的招商引资竞争中过渡到营商环境竞争新阶段。这对于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和国内产业链安全性建设、产业链的高端化、现代化至关重要。
从媒体的角度,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蒋安全指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也最具活力的市场,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如今又拥有全世界最安全的生产消费环境,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营商环境硬件,没有之一。但蒋安全也认为,在软件上我国照世界一流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也在迅速缩小。如今我们的地方政府、智库、企业等都在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我国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特别是“软环境”集智献策,建功出力。
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呼吁,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经济复苏与持续发展呼吁营商环境的创新优化、深度优化,增加抗风险能力,为企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从专业机构的角度来看,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认为,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发展动能的强弱,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主体的竞争,主要是在营商环境框架下展开,全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中央党校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教授王伟强调,民法典是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首先,民法典是市场经济基本法;其次,民法典优化交易和投资环境;最后,民法典为依法行政提供基本遵循。
实践:高质量区域该如何布局?
一个完整有力的产业链,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可拓展附加值,增强产业协同性、凝聚力,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是企业所期待的发展环境。产业链的完整与壮大,可推动关联企业形成共生、互生、再生的整体关系,为企业提供深耕细作的肥沃土壤。企业有了用武之地、发展空间,自然愿意扎下根来。就实践来看,以贵阳为例,一个地方的产业链思维越强,配套水平越高,其营商环境就会越好。
以浙江上虞区为例。上虞“一码管地”改革试点以PC端为基础,以集资源编码、流程审批、数据整合、项目监管、信息共享、决策辅助等功能为一体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全区聚集2所应用型大学、13家大学研究院、24家院士工作站、2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全社会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2.98%,人才新政全省一流,推进高质量发展。
方向:产业链如何快速提升?
产业升级离不开两种势能的推动,一是科技含量的提升,二是金融资源的保证。
金融产业链的合理和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没有项目、缺乏经营能力和劳动能力的问题。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表示,城市的营商环境也应该有包容性,形成丰富的、多种产业协同的经济生态。
金融体系离不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表示,2015年以来,信用建设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紧密结合,并逐步探索出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使得信用建设找到了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土壤。“营商环境四大领域与信用建设四大领域之间存在高度契合的一一对应关系,信用与营商环境之间是一种孪生和相互映射的关系。在营商环境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当中,法治和信用是两大基石,直接影响市场秩序和预期,法治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信用是最基础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信用建设水平的高低,欲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加强信用建设,信用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韩家平说。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法治是必然要求。为了借助法治力量为外商等市场主体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国近年来持续完善涉外法律体系。今年起正式实施的《外商投资法》,确立了全面开放新格局下外商投资的基本制度框架,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同等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强化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更好吸引、保护、管理外商投资。
政府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需要调整姿态、转换视角,不能仅仅停留于扮演“服务员”的角色,而要担当起“组织者”的重任。相比于企业,政府部门有更宏观、更强大的调控能力,需要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多“为企业所不能为”。
珠海金湾区副区长李桃艳指出,近年来,金湾区大力推进“减证便民”工作,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加强源头清理和源头管控,从根上解决不平等、不利于企业发挥发展的问题,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此外,强化市场主体保护意识,制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内部工作制度,建立企业风险隐患防范机制,保护企业创新创业行为。截止至2020年9月底,金湾有效发明专利1080件,同比增长12.97%;申请商标数量总量1256件,同比增长55%。
评价:营商环境指标如何计算?
作为拥有庞大数据库的全国性企业征信和信用管理风险机构,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中诚信研究院院长张英杰称,“实践表明,营商环境评价已经成为准确评价营商环境状况、深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抓手。”
张英杰强调称,地方政府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还有五个关键点需要关注:第一是持续进行制度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第二是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推动流程改造,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提升企业营商的便利度;第三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加大信息应用探索创新力度;第四是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最后是开展信息化营商环境评价。
对于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企业界的感受是最明显、最直接,更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主体和受益对象,张英杰认为,为发挥营商环境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尤其需要引入相对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这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地区营商环境提供最具公正性的评估结果。
最后,张英杰总结指出,第三方信用管理机构作为提供信用服务的核心主体,通过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四类主体的信用信息的收集、信用评价、信用修复等产品和服务,并且协助政府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的信用监管,以信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和基础因素,让守信市场主体可以在优惠政策、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信贷、市场交易等方面得到更多机会,从而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