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表明:
- 新冠疫情促使中国新富人群重视财务规划和多元化投资
- 新富人群资产管理显现脆弱性问题,仍需着力提升金融素养,夯实财富管理基础
- 线下顾问与数字平台相结合的投顾模式有助于全方位提升新富人群的财富健康
上海2020年11月30日 /新闻稿网 - Xinwengao.com/ — 11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金”)与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共同发布了第四年度的“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该指数旨在追踪中国新富人群 — 这一对中国及全球经济有着持续增长的影响力的群体 — 不断变化的财富观念。
2020年的最新数据表明,尽管遭受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新富人群的财富健康依然呈现向好态势。众多新富人群逐步意识到财务规划和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并积极着手制定财务规划,优化资产配置。与此同时,该人群对各类投资顾问服务的青睐度显著提升。然而,许多新富人群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鉴于此,金融服务机构应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引导新富人群合理应对挑战、科学管理财富。
第四年度的指数调研聚焦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状况及投资行为的变化情况。本次调研共访问了4300余名年收入在12.5至100万元之间、可投资资产在700万元以下的新富人群,覆盖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大连、厦门、重庆、武汉、南通、石家庄、中山、昆明及襄阳等十五座城市。本次调研囊括了包括与指数制定相关的核心问题在内的共计65道问题。
“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是上海高金和嘉信理财发起的一项合作。调研的问卷设计、数据搜集和指数制作均由国际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执行。2020年指数旨在帮助金融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和探究中国新富群体投资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这一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群体。
“此次新冠疫情很可能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新富人群的财富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高金的吴飞教授在发布会现场表示,“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新富人群的投资偏好正从房地产逐步转向低风险的金融产品,这表明该群体对于外部事件所带来的宏观经济风险有了更为充分的认知,从而能够因时制宜地调整其资产管理方式。”
“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新富人群对财务规划的重视度显著提升。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提升金融素养和获得可信赖的金融服务将帮助新富投资者将财务规划的理念落到实处,从而实现长期财务目标。”嘉信理财国际服务和商业计划执行副总裁Lisa Hunt说道,“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开放为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来推动这一进程。”
主要发现
2020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得分为69.73,较2019年小幅上升了3.77分,创四年来新高。所有的次指数均实现了增长,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资产管理得分,较上年上升了7.35分。紧随其后的是财务规划得分,较上年增长6.56分。这两项次指数的得分分别增长至46.56和43.32分。此外,投资参与次指数增至76.63分,相比2019年上升了5.31分。财富信心得分则小幅攀升了1.33分。
新冠疫情促使中国新富人群重视财务规划和多元化投资
相较于2019年,具备财务规划的新富人群增长了8.8%。将风险评估和时间表纳入财务规划的人群也分别上涨了8.5%和5.6%。在资产配置上,新富人群的偏好逐步从投资房地产转向持有现金或低风险的金融产品。新冠疫情暴发后,出现这一转变的受访者占比高达49.6%。究其原因,多数受访者认为投资理财产品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回报。由此,持有房地产作为投资的新富人群占比较2019年下降了28.7%。
新富人群资产管理显现脆弱性问题,仍需着力提升金融素养,夯实财富管理基础
尽管新富人群仍对其财富健康充满信心,他们的资产管理状况仍然存在隐忧。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新富人群的金融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再度体现了系统性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多数新富人群表示,家人和朋友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使之产生“错失恐惧”心理,继而影响其投资决策;此外,高达21.3%的受访者称自己在过去六个月中曾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因此,中国新富人群仍需市场为其提供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更专注于自己的财务目标。
线下顾问与数字平台相结合的投顾模式有助于全方位提升新富人群的财富健康
今年的调研显示,各年龄段新富人群对投资顾问服务的信任度均有所提升。其中,18-24岁的新富人群对投资顾问的信任度提升了15.7%,变化最为显著。同时,新富投资者也提升了对各类数字金融平台的使用率。最受青睐的三大投资渠道 — 手机银行APP、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投资平台 — 均属于数字金融平台。总体而言,中国新富人群对各类专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全面提升,这对于能够同时提供线下顾问和线上服务的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