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0年12月10日 /新闻稿网 - Xinwengao.com/ —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所有人都为“健康”绷紧神经。人们在满足“吃好吃饱”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科学营养帮助身体构建免疫力“防线”。但对乡村儿童来说,这是刚需也是难题:由于营养健康课长期缺位和师资薄弱,乡村儿童普遍缺乏必要营养知识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今年夏天,来自8所高校的121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汤臣倍健营养支教,奔赴全国7个省市,为疫情常态化下的乡村儿童,带来营养改善的“新力量”。

汤臣倍健营养支教
汤臣倍健营养支教

营养“失衡”的大山,迎来了新生力量

大学生跟儿童青少年有着天然亲近感,相比“严肃”的任课老师,他们在相处中就像“大朋友”,更善于用儿童的视角和他们乐于接受的沟通方式进行营养健康宣教,以“朋辈的力量”影响乡村儿童的饮食选择。因此,始于2013年的汤臣倍健营养支教今年携手“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结合社会实践开展首个支持大学生开展营养健康主题支教的项目,让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桥梁”,以科学的营养知识为儿童健康引路。

汤臣倍健营养支教
汤臣倍健营养支教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支教,参与营养支教的大学生团队以营养健康常识为主线开展支教创意策划,并通过课堂、夏令营等不拘一格的方式,让乡村儿童青少年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中掌握营养知识。除了带来各种趣味营养知识科普,支教大学生还会开展饮食行为调研,从自身视角发现乡村儿童营养现状。

拒绝垃圾食品,从一堂营养课开始

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到达支教第一站 — 昆明市寻甸县仁德四小时,发现校门口的小吃摊是学生健康的拦路虎,那里充斥着各种高油、高盐、高糖等不健康的零食……“有什么就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是孩子们的日常。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寻甸县,参与今年营养支教的大学生团队普遍感到,乡村家庭和儿童对营养的意识远低于城市家庭和儿童,而要改变这一现象着实不易。

在调查了当地孩子们日常饮食习惯后,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设计了一堂揭露食品秘密的营养课。志愿者们给孩子们现场变“魔法”:水加上香精,着色剂,增稠剂,摇身一变,变成一杯杯色彩鲜艳、味道香甜的“饮料”……孩子们第一次知道这些好吃好喝的零食饮料背后真相,纷纷表态再也不吃这些不健康的食品。

大学生志愿者的任务是用科学营养的知识,帮助乡村儿童在“喜欢吃”和“应该吃”之间做出健康的选择。河北工业大学星河载梦支教团特别开设了“健康之星”课堂,通过故事分享、膳食宝塔拼图、饮食搭配游戏等方式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汤臣倍健营养支教
汤臣倍健营养支教

教学相长,小孩子变了,“大孩子”也变了

改变的其实不止孩子们,大学生志愿者也在参与营养支教中完成了自我蜕变。为了保证营养支教的专业性,每个大学生团队都要求至少有一位来自营养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此外组委会特地安排专业营养师作为青年导师为大学生进行专业营养培训,协助他们策划课程、调整课件,确保大学生传播科学、正确的营养健康知识。

来自汤臣倍健营养讲师团队的青年导师陈诗怡正是其中一位“把关者”。在她看来,营养支教为乡村儿童大学生和支教大学生带来的是积极正面的双向改变。“大学需要先主动扩充自身营养健康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输出正确的营养知识,同时还要根据当地情况与导师探讨课程内容设计,做到深入浅出,为他人科普的同时,对自身的营养素养和综合能力也是一种提升和建设。”

营养改善任重道远,还需多方联动

2011年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直击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就餐问题。云南寻甸仁德一小张慧芳老师参与该计划六年,通过对比六年级学生的体检报告发现,实施计划后当地儿童身高普遍增长0.5厘米,女学生的改变尤其明显。营养餐让许多乡村儿童在学校实现吃得上、吃得饱、吃得好,但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对孩子健康改善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在张慧芳老师看来,营养支教志愿者的到来填补当地营养相关培训的一部分空白,因为当地“太缺这种营养相关的科普”。

营养支教志愿者做儿童饮食调研
营养支教志愿者做儿童饮食调研

乡村教育的真正改善和发展,光靠大学生志愿者还远远不够。南京大学南悦乡村支教团的徐聪在江苏沭阳县作儿童饮食调研时,无意间与学校附近小卖部老板的谈话,让他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我问为什么售卖的零食都是这种便宜的零食,老板说贵一点的学生零花钱不够。”贪吃的天性会让孩子对这种便宜又不健康的零食充满渴望,“要想改进乡村孩子的营养状况,光靠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看来,解决问题还需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和国家政策倡导,共同改善儿童所处的食物环境。

2020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实现全部“清零”,而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还需要政府、公益组织、企业等“抱团”合作,持续发力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后脱贫时代的“造血式”健康扶贫,就像启动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公益链条,多方的参与才能帮助乡村儿童筑起足够强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