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12月7日 /新闻稿网 - Xinwengao.com/ — 2021年12月4日,2021“甲子引力”大会于北京召开。开幕式上,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带来了时长90分钟的《行至水深处:2021中国数字经济50条判断》主题报告。
演讲伊始,张一甲从互联网股价大幅回撤、增速放缓、用户时长封顶,及互联网大佬在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集体缺位等方面指出,消费互联网盛世不再,未来中国将迎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
这场主题演讲围绕数字经济,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谈起,在多方调查、超过2000份数据实勘的基础之上,做出了50条趋势判断,内容既包含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隐私计算等已经步入深水区的技术,也囊括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零售、新制造、直播电商、汽车等行业。在张一甲看来,千行百业开始向上突围之时,一场颗粒度的革命也在悄然发生。
过去四年,从“少数人的路”、“突围之路”,到国家民族发展的“大道”,再到今天的“行至水深处”,“甲子引力”历年的大会主题也伴随着行业发展不断迭代。张一甲认为,现阶段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深水时代” — 从全局看,数字化正在进入产业深水区;从需求侧看,数字化转型正在“下沉”,进入下一站;从供给侧看,数字化的落点步入产业更深处……各行各业的发展逻辑都在重构,未来的重点会更多投射在实体经济如何同数字经济进行深度融合等方面。
50条判断
判断01:从封闭到开放:巨头互联互通,互联网告别“圈地征税”和“唯流量论”
判断02:数智融合时代到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从互不统属走向深度融合
判断03:硬件厂商软件化,软件厂商云端化
判断04:开源:软件吞噬一切,开源吞噬软件
判断05:隐私计算开启数据协同新范式:守护数据价值,实现“可用不可见”
判断06:算力时代开启:算力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核心指标与重中之重
判断07:芯片:缺芯潮+主场景切换,为弯道超车提供机会
判断08:低代码:弥合IT供需鸿沟,推进技术平民化
判断09:人工智能:上市只是“开始的结束”,头部企业发力“大模型”
判断10:人工智能:造血能力成为比拼关键
判断11:5G+XR时代开启“连接的升维”,人类交互从“认知”提升到“感知”
判断12:云原生升级软件开发方式,无服务器或成下一代应用架构
判断13:RPA:开启高重复性工作的“外挂”,却要提防陷入低价内卷
判断14:机器人:“打群架”是必经之路
判断15:数据安全:一场不能输的战争,攻克流动数据安全是关键
判断16:组织形态:向打破边界、在线协同作战的平台型组织变革
判断17:商业触点改变: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
判断18:新零售范式已来:个体为王,消费唯心
判断19:供应链数字化:从“牛鞭效应”到“短路经济”
判断20:供应链结构升级:从供应链1.0走向供应链4.0
判断21:数据治理进化方向:全局数据拉通,从“事后总结”到“事前管控”
判断22:高阶人才正从C端走向B端,走出大厂,走向工厂
判断23:消费新势力两极化:Z世代与银发经济,开启“to Z”与“to 老”商业时代
判断24:直播+电商时代,10亿用户的信任机制正在被重塑,新品打爆速度加快
判断25: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售后服务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判断26:越来越多企业转向以租代售的“即服务”模式
判断27:产业龙头以数字化带来“身份的跃迁”:从改变自己,到反哺行业
判断28:工业互联网: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能
判断29:汽车:新技术驱动产业链话语权重构
判断30:服装业:快反工厂让服装可以像网页一样迭代
判断31:过去一年,数字化进程显著加快,且企业有强烈意愿扩展数字化部署范围
判断32:过去一年,数字化动作最活跃的是零售业
判断33:民营企业依旧是数字化主力,国有企业占比增长
判断34:企业推进数字化的迫切程度大幅增加,对数字化带来的竞争力有更清醒认知
判断35:企业数字化支出:维度更细、考虑更周密
判断36:数字化价值进阶:从“硬”到“软”,从生产能力到组织能力
判断37:数字化的先行者已进入“深水区”
判断38:数字化正在“由内向外”:更注重迭代灵活性,更关注外部环境
判断39:数字化转型目标进阶:从“优化逻辑”到“再造逻辑”
判断40:IT能力目标进阶:靠近战略、靠近客户、靠近新技术
判断41:执行要素进阶:关注“KPI”、关注客户、关注组织
判断42:筹备情况进阶:“共识”已不再是问题
判断43:实践领域:用工数字化成为重点领域
判断44:市场机会:企业数字化亟需外部服务支持
判断45:困难升级:从基础问题进阶为组织运营问题
判断46:科技是大国崛起的支点,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重回世界中心
判断47:数字经济是一场“软硬结合”的国际影响力输出
判断48:要警惕工业投资的互联网化
判断49:碳中和推动投资范式变化,ESG成为投资判断标准
判断50:时代呼唤企业“大局观”
人类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其实永远会有很多论断,永远会有悲观者和乐观者,但更重要的是,谁在去做。
事实上,越是身处一线、行至水深处的技术工作者,越有体会,其实技术没有那么神奇和可怕,技术真正在产业中发挥作用,不是去解决一个惊天动地的大问题,而是去打磨10000个琐碎的小问题,没有什么一招制敌的神奇,只有日拱一卒的打磨,当然,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人类不断迭代自身与技术、与世界的关系。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当一项技术逐渐“看不见”的时候,就是这项技术真正走向成熟的时候。
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博龙在1755年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承担不确定性”,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每个人都有关于未来的不同答案,但比起如何判断,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如何持续地做。比“不确定性”四个字更重要的,是“承担”。
风物长宜放眼量。行至水深处。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